自然資源部華東海岸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野外站)是自然資源部設立的部級野外站,以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地球化學勘查與海洋地質調查研究院為依托單位。野外站主要對華東海岸帶典型地質現象和生態系統環境進行長久性科學觀測,持續有效的開展綜合研究,系統獲取自然資源科學數據,匯聚和培養青年科技人才,打造創新團隊,聯合協作,推動資源共享和示范服務,為科技創新活動與科技資源共享提供支撐服務。
一、2022年度開放基金資助方向
1、海岸帶侵蝕監測、評估技術
主要支持海岸侵蝕監測與評估關鍵技術研究。
2、海岸侵蝕機理研究
主要支持砂質海岸、粉砂淤泥質海岸侵蝕機理研究。
二、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項
1、申請條件
(1)開放基金課題負責人必須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相關單位申報,不接受以個人名義申報項目。申請者必須是項目的實際負責人,一般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申請者,必須由一名具有高級專業職稱的同行專家推薦(附件1)。如能提出開拓性研究項目的在讀研究生也可申請,但需經其導師同意推薦(附件2)。項目組成員不能做推薦者。每位申請人只能申請一個項目。
(2)為鼓勵申請人與本野外站固定研究人員開展緊密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課題申請需要由本野外站固定研究人員作為合作者,與申請人共同提出申請。
2、資助金額
項目資助周期一般為1-2年,資助額度3-5萬元,本年度支持6-8項。
3、考核指標
開放基金課題取得的有關論文、成果、專利等,均應標注“自然資源部華東海岸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East China Coastal Zone,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以及資助項目編號,應將本野外站作為第一或第二完成單位,未標注署名(或標注不規范)的成果不計入野外站開放基金課題的研究成果,同時需滿足核心期刊論文不少于1篇。
4、其他要求:開放基金項目的負責人在課題結束時,需提交項目研究報告。每年應按計劃組織開展研究工作,并按要求提交年度進展報告,具體詳見開放基金管理辦法(附件3)。
三、申請與審批流程:
1、申請人填寫課題申請書(附件4),打印一式三份,經所在單位同意后,于2022年2月20日前報送野外站辦公室,同時將申請書電子版發送到野外站辦公室電子信箱(orseccz.mnr@igemgsdev.com)。
2、野外站將組織專家對申請項目進行評審,確定資助項目和金額。通過專家評審的項目將于2022年2月30日前將意見通過郵件反饋給申請人。
四、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大光路26號,自然資源部華東海岸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郵編:210001
聯系人:葛松
電話:15996259634,025-84688171
傳真:025-84688320
E-mail:orseccz.mnr@igemgsdev.com
自然資源部華東海岸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2022年1月28日
20220126-野外站2022年度開放基金指南
upfile/File/202201/29/08572020.pdf
自然資源部華東海岸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開放基金附件
upfile/File/202201/29/08573591.rar
|